400多万买学区房还是移民?金融女高管的纠结,你懂?

发布时间:2016-04-25
为了孩子的教育发展,买学区房好还是移民好?
 
“移民爸爸”放弃买学区房选择移民的故事被大量转发后,面对这个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的话题,北京的金融业高管徐女士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刺激着中国几大产业迅猛发展。学区房一直是房产交易市场的暖冬产品,受二手房市场升温及“二孩放开”等影响,目前北京学区房房源紧俏。
 
选择买学区房,就要承受比附近二手房高出每平方米三四万元的价格。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考虑是不是买一套。”徐女士说,“好的学校、好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再努力一把,孩子最关键的时间段里,这无疑是风险最小的一种方式。”
 
徐女士的大女儿快6岁,小女儿3岁多,如果花400多万买下学区房能同时解决两名孩子的读书问题,这自然是首选。
 
但让徐女士纠结的是从去年开始,一些学校就开始实施“同一房屋地址6年内只允许1个孩子登记入学”的规定。如果有多名适龄儿童申请入学,房屋产权人必须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徐女士的小女儿是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的,能不能入学还得看本学区学位是否有多余。
 
更让徐女士被动的是,就在她盘算着花400多万只解决一个孩子的入学问题值不值时,由于学区房需求旺盛,房东“跳价”了。
 
北京的学区房价格2015年以来涨幅不小。对口西城区大热的宏庙小学的某小区,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9万元左右,而目前该小区在二手房中介的挂牌价均超过了每平方米14万元;海淀区的某学区房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5万元左右,而目前该小区的挂牌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8万元;朝阳区某学区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4万元,如今的挂牌价格已经7万上下了。
 
花数百万元为孩子解决最起码的教育公平的问题,是否值得?
 
“移民爸爸”的故事引发了徐女士所在的妈妈群的一番热烈探讨,让徐女士开始认真考虑移民的可能性。
 
如果用买学区房的钱办移民,孩子有了绿卡,除了享有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外,未来读国外高校的学费也只是国际留学生的1/3,并可以申请奖学金,毕业后的就业门槛和选择面也比留学生更广,还为全家一起移民提供了可能。
 
在国内学习,孩子能否成才与“拼爹”脱不了干系,将孩子教育成一个能自食其力且具有责任感的人也是一种挑战,但在国外,既能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国际技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也会成长为具有人格魅力、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显示,80%的中国富豪计划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中国千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8岁,亿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6岁,出国低龄化趋势明显。
相关移民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正经历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第四次移民大潮,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依旧是中产阶层移民的初衷。
 
但移民也并非想移就能移,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怎么办理移民?移民机构怎么选?移民后国内的事情怎么办?
 
买学区房还是移民?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徐女士在纠结的同时,孩子们的教育一点都没耽误,声乐、舞蹈、美术等业余培训一个也没落下,“竞争太激烈,不课外培训是不行的。”
 
虽然学校规定不能给学生额外增加作业,但对老师的考核却依旧以升学率和成绩为主。近年来,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敲门砖”从特长变为学科测试,同样在催热课外辅导市场。
 
有研究显示,课外补习费近年来成为家庭教育支出重头,76%的家庭年均支付子女课外补习费达到3820元,其中最高的达到年均8万元。
 
目前,徐女士每个月的课外教育支出已经超过8000元,给每个孩子在教育及生活方面的储备金更是在200万元左右,“这是她们从出生到18岁成年的计划投入。我想,这个数字在我所熟识的所谓中产阶层收入家庭中属于正常的。”
 
而在美国,年收入6.15万-10.65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若有一个2013年出生的孩子,养到18岁,需要花费24.53万美元,开支占最大比例的是住房,约占30%。
 
中国教育支出的情况与美国中等收入家庭教育儿女的支出看似不相上下,但如果把购房与租房的支出也算进去的话,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就不得了了。
 
徐女士算了笔账,如果加上房产投入的话,她在两个孩子教育上的支出高达上千万。
 
“有时候为了自我安慰,得另有比较方式,我所知道的是,日本的花费也很高,光是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大概就要花3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70万元,但一切为了孩子,无论怎样的投入,都是要做的,谁让你是家长,这是责任的一部分。”徐女士说。
 
在徐女士所在的妈妈群里,支持教育移民的妈妈依然占多数,但基本都是有着较好经济环境的家庭。

爱尔兰移民

如有任何疑问,敬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安排专业规划师为您权威解答。